聯合撰述:楊介榮、陳暐庭、黃小玲
擁有科技之都美名的新竹市平均所得和消費力頗高,人均繳納所得稅全國最高就落在新竹市東區關新里居民,而非首善之都的台北市,而且新竹市的平均教育水平也最高,傲視全台六都及各縣市,由此可見新竹市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新竹市能發展得如此快速,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造就出新竹市的蓬勃發展。在文化學術部份歸功於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兩所名校加持,讓新竹的文風鼎盛、人才輩出;科技發展部分則要感謝孫運璿等人在新竹設立直屬中央的科學園區,讓新竹的科技業可以盡情獨立發展,不用受到中央的牽制。尤其台灣高鐵新竹設站選址在竹北,讓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生產基地和新竹生活圈連結,加速其擴大發展成帶狀的繁華榮景。
有了城市發展繁榮的利基點,當然就能吸引建商大興土木,讓一棟棟的摩天華宅節比麟次,擘劃出新竹市的天際線,改變了城市面貌,也吸引許多外來人口落籍入戶,近二十年來,新竹市人口成長率一直都是全台第一名,根據新竹市政府的統計,二○○四年新竹全市人口三十八萬六九五○人,戶數為十二萬三二四六戶,平均每戶人口約三.一四,到了二○二二年六月,全市人口成長為四十五萬○四六四人,十八年間成長六萬三五一四人,總戶數成長為十七萬四五一五戶,平均每戶人口數驟降為二.五八,這意味著新竹市人口成長的同時還趨於年輕化,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宜居魅力和發展前景
讓人口成長年輕化
因為當全台進入高齡化社會之際,新竹市人口成長的曲線竟然還呈現年輕化,顯示其宜居城市的魅力和發展的條件,受到最具生產力的世代所青睞。新竹發展年輕化可解讀來自於新竹市豪宅大廈激增,房價上漲,新增人口以新興科技貴族與房地產投資客為主,外移入住新竹市的族群也以單身、新婚夫妻及頂客族為大宗,因此拉低了每戶人口數。
其次,科技新貴和投資客在新竹市的家可能是第二個家,表示新竹市常住人口中,有相當比例的人並未設籍在新竹市,而是像候鳥一般地往返新竹和其他縣市之間,這群候鳥在新竹市沒有投票權,也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所以雖然新竹市人口激增,但外移人口比例拉高,對年底選舉也會產生變數。
三腳督爭奪市長寶座
激烈選情受關注
而這樣一個具有高度發展潛質的新竹市,年底九合一選舉競爭當然十分激烈,國民黨將由六屆新竹市議員林耕仁出馬,對上由民進黨前市長林智堅推薦的副市長沈慧虹,而民眾黨則由立委高虹安迎戰,形成三腳督爭奪的戰局。
林耕仁是參選人中年紀最大、資歷最深的,國民黨推出他的原因是想要獲得更多香山區的選票,香山區屬於新竹市郊,是比較傳統的綠營選票區,想藉由林耕仁多年來在地方深耕的優勢獲取較多支持。
林耕仁也不負眾望地勤跑基層、辦客廳會、與新住民會面暢談政策,更率領各議員候選人站街口爭取支持,用親切的態度和行動力累積基層實力,除了鞏固基本盤外,也不斷經營社群媒體爭取年輕人的支持。為了翻轉城市軸線、平衡區域發展,提出「舒適減壓、永續新竹」,就是希望讓不管是原本居住在新竹、或是外來移入的新朋友,都能夠得到全方位的照顧,在新竹這座城市安居樂業。
林耕仁提出的「舒適減壓」,是為了平衡區域發展、降低市民生活壓力;「永續新竹」,則是希望新竹如托育、居住、醫療、長照、教育等機能可以妥善提升,讓下一代人也能夠留在新竹。在這個大框架的市政理念之下,林耕仁提出五大具體主軸,分別是教育新竹、便捷新竹、質感新竹、安心新竹、未來新竹。
教育新竹方面,林耕仁表示,新竹要推動國際社會的全球化素養,打造國際競爭力,連結跨平台學院計畫,有效媒合學生以及專業人士與國際資源,打造下一世代最強競爭力!
至於民進黨推派新竹前副市長沈慧虹參選,希望爭取更多中間選民支持,不過民意調查顯示對於新竹市正、副首長雙辭參選的態度,有四十八.四%不贊成,只有二十六.七%表示贊成,有二十四.九%未明確回答,其「落跑二人組」的印象恐怕在選舉過程中會如影隨形。而且雖然林智堅連任兩屆,但新竹市基本上是國民黨比較有優勢的選區,所以如何獲得中間選民的票會是一個挑戰,民進黨對於地方基層也需要積極整合。
而民眾黨參選新竹市長的立委高虹安,其最大的挑戰是要對新竹在地的議題有更多的了解,近期和沈慧虹的針鋒相對,讓高虹安聲量大增,不過選戰瞬息萬變,高聲量未必代表高支持度或是選票,「雙虹互打」似乎尚未討到便宜。加上沈慧虹同樣形象清新,高虹安的優勢就沒有那麼大了,不過棄保效應用於新竹選民身上向來都沒有效,因此高虹安還是有一定的勝選機率。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的新竹市頗受各方關注,年底市長大選也關乎著未來發展走向,相信締造一個更先進、更便利、更人文化的新竹市,會是所有市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