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怡廷
痛苦指數即是通膨率加上失業率所得的結果,而通膨率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年增率,如果物價、失業率總和越高,對民眾生活來說將是經濟上的負擔。但痛苦指數又真的代表「痛苦」嗎?通膨率與失業率究竟扮演什麼重要角色?
台灣自一〇〇年開始,除了一〇一年八月通膨率曾達到三‧四二,到今年二月為止都未曾突破三大關,然而三月起已經連續四個月通膨率突破三%,六月更是出現歷史高峰達三‧五九%,創下近年新高,代表物價飛漲且尚未趨緩。
透過通膨率大小判斷景氣
主計總處對於物價指數的計算方式為:衡量家庭購買「消費性」商品及服務價格水準的變動,並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規範,衡量「固定商品籃(fixed basket)」消費品在不同時間的「價格變化」。而所謂的「消費性」商品基本上涵蓋所有民眾的必須消費,食、衣、住、行、娛樂都包含其中。
高通膨對民生帶來負擔,但是通膨率難道是壞指標嗎?攤開過去歷史數據會發現,通膨率在近十年中,有好幾次的負成長,最近一次且持續最久的時間段是一〇九年的二月到十月,也正是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時候,各國都紛紛下調自身的經濟成長率,對未來景氣的預測可謂是一片慘澹;若長期維持,經濟可能陷入長期停滯的困境,如同日本長達二十年的夢魘。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各國政府普遍認為溫和的通膨率有助於經濟成長,中央銀行多半希望將通膨率控制在二%以內,物價上升並非只代表東西變得越來越貴,有時也表示民眾有足夠深的口袋購買,象徵景氣的活絡。只是高通膨如此惡名昭彰,更多的在於物價飆升,可是民眾收入卻跟不上物價的漲幅,因而痛苦加劇。
不可輕忽失業率
觀看歷史數據可以發現,台灣的失業率相對平緩,多半落在三‧五%到五%之間,但重要的是當失業率上升一%就表示就業市場中的失業人口急遽升高,而這多半源是因為景氣差、工作機會大量消失,將無形增加民眾心理憂慮,有時還會低估經濟衰退初期的痛苦,在經濟衰退結束時則被高估。
另外,失業率還有「摩擦性失業」的隱憂,指的是社會中出現新的工作,卻招聘無門,但舊的工作已經逐漸消失,人力資源配置產生的供需失調,是在經濟結構轉型必須面對的課題。失業率雖淺顯易懂,卻無法表達就業市場中的全貌,工作者被迫放無薪假或縮減工時等並沒有辦法在數字上看出端倪,因此對民眾來說失業率與痛苦並非是等比例的關係。
政策與國際局勢使民眾感受加劇
自政府宣告電價調漲到確定執行,民眾的預期心理已經發酵許久,大調電費必定使物價上漲趨勢更為嚴峻,電價除了影響民生用電,各大產業對於電費支出更是怨聲連連,然而最終都會轉嫁到物價上,造成國人實質薪資及可支配所得降低,便當從六〇元到八〇元,日漸抬升的價格,只讓民眾覺得荷包越來越薄。再加上烏俄戰爭所引發的國際能源縮減和糧食短缺,全球供給鏈混亂,國際情勢的不穩定,將使物價壓力短期內無法解決。
痛苦指數突破七字大關,五月份來到七‧〇七,指數直線上升是政府該注意的警訊,若僅關注當前的失業率及通膨率,將容易忽略預期與不確定性的影響。痛苦指數雖不能完整反映實際的經濟狀況,但數字會說話,連續高點真切呈現出人們實際所感受到的壓力,是對於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政府該加以思索解決之道,穩定民生經濟才是民眾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