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韋伯韜
在晶片發展的各個工序設備,如單晶矽片製造、擴散、薄膜生長、光刻、刻蝕、離子注入、拋光、金屬化、清洗、測試、封測,中國大陸多數已經快要成功超越,到達28nm、14nm的世界主流水平,有些甚至到了5nm、3nm,比如刻蝕機,處於全球先進水準、台積電採用的主流產品。14nm晶片已實現量產,國產民用深紫DUV光刻機量產已達90nm水準,經過兩次曝光可得45nm晶片,三次曝光可得22nm晶片,再要升級得靠更高階的物鏡與光源。28nm浸沒式光刻機技術已突破,今年初將交付第一台,距離光刻機龍頭荷蘭ASML只差一代,第五代極紫EUV光刻機正在長春組裝。首款高能光源機已進入安裝調試階段,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自主研發。
華為2019年在工信部支持下,組建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聯盟,目標就是涵蓋全產業鏈,每個子系統都有負責的部門,組成一個去美化的晶片產線。主要研發製造基地在上海微電子裝備SMEE、紫光展銳、華卓精科、科益虹源、長春光機所、南大光電。中國大陸其實知道如何製造晶片,也有自己的光刻機,目前所缺是民用晶片的設備和製造。至於晶片IC設計的EDA軟件(目前由三家美國公司寡占),由廣東省認養投資開發,並利用換道超車的方式,直接以封測設計、善用算力池的方式跨越。此外,晶片危機還激發大陸在CPU、作業系統平台等下游應用進行全面脫鉤,大步邁向資通科技ICT產業大國。華為在被禁用Android平台後,自行研發鴻蒙Harmony,現在Harmony倒過來威脅Android。
美國晶片法案阻礙各國發展 違背產業全球化原理
美國的晶片法案,不僅阻撓中國大陸的晶片產業,同時也妨礙日本、韓國與歐洲的產業發展,違背生產應貼近市場的產業全球化原理,以政治力干涉經濟行為。
阻礙其他國家後,美國就可以在晶片產業獨大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美國為了集中了產能,祭出甚多短暫的租稅、金融、勞工、水電等優惠政策,削足適履、揠苗助長,長期勢必難以為繼,並且,自身市場所能去化的產能其實不多,得高度依賴國外市場,當其他國家的自主產能出來之後,美國自己的產品要銷到哪裡去?
事實上,目前美國幾個大廠如高通、美光、Intel、德州儀器,已發生龐大庫存問題了,晶片行業沒有品牌忠誠度,買方只關注誰能提供合理價格的先進晶片。所以美國盲目擴充產能是致命的投資豪賭,慎防鳳凰城的晶片廠房變成底特律的汽車廠房,成為廢墟。
另外,晶片產業要靠人才的匯聚,現在美國帶頭去全球化、逆全球化,逼得各國都在搶晶片人才,而人才是要往安定而有希望的國度去的,就像二戰末期衰敗德國的科技人才嚮往美國一樣。現在美國自身諸多政治、經濟、內政的社會撕裂問題難解,他自己的人才,都要往外跑或者被他趕走,又怎麼可能吸引世界更多人才過來支撐他的晶片產業呢?勢必不得不付出高昂代價來留住人才,加重成本且擴大國內貧富不均。
所以其晶片法案毋寧是政客強推出來的損人不利己短視法案,美國再次搬磚砸腳。企業經營是市場導向的,美國政府的許多制裁動作,最後都倒過來幫助中國大陸。
2023年全球都在受苦,經濟面臨疫情以來的再次衰退,地緣政治凶險,各國普遍面對高通膨、高失業、高罷工、高倒閉、高裁員、高衰退,人民苦不堪言。世界各國其實應該攜手合作共度難關!
以上言論不代表閱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