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走「戰略模糊」老路

全國話題 國際視野 民進黨
字體大小-+=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4.5
(2)

文‧趙春山

美國總統大選後,台美中三邊關係的主動權還是握在拜登的手裡。經過這場激烈的選戰,拜登的當務之急是處理疫情和經濟問題,以及彌合美國社會的嚴重撕裂。

《紐約時報》國際新聞編輯葛萊斯東(Rick Gladstone)表示,拜登即將接手的是一個外交事務的「爛攤子」,而美中關係為頭號挑戰。因此,筆者認為拜登不急於處理外交問題,他的兩岸政策至今尚難窺其全貌。但可以確定的是,拜登已把中共定性為「競爭對手」而非「敵人」,他的對中戰略是「提升自身競爭力」,而非「改變中國」。拜登的競選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於今年六月指出,美國應該少關注怎麼讓中國減速,而多關注如何讓自己跑得更快。


此外,拜登勝選後即分別與歐亞兩地的盟國領袖通話。拜登不會像川普以「單打獨鬥」的方式面對中共,而是希望結合盟國的力量來共同遏制中國崛起。與此同時,拜登希望保留美國在多邊舞台與中共合作的空間。一般認為,拜登政府會逐步恢復與中共的多層次戰略對話,就疫情、氣候變遷、伊朗核協議,以及朝鮮半島等重
大國際議題,與中共展開協商。美國的盟國必然樂見中美關係緩和,因為它們可以不必在這兩個強權之間作出痛苦的選擇。拜登強調「多邊主義」(Multilateralism),讓盟國在美國的安全傘下,有與中共進行經貿互動的空間。例如,包含日韓等美國亞太盟友在內的十五個國家,於十一月十五日簽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這項區域經貿合作協定是由中共主導,而美國不在其中,削弱了美國於此地區的經濟影響力。

在兩岸政策方面,美國選前曾出現「戰略清晰」、「戰略模糊」的辯論。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會長哈斯(Richard Haass) 與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九月二日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聯名發表文章指出,過去四十年來美國無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執政,都不願就中共武力犯台,美國是否出兵護台的
問題,作出明確表態;他們認為,這種刻意模糊的舉動,讓中共不敢輕舉妄動,也讓台灣不敢貿然宣布「法理台獨」。但四十年過去了,許多環境因素都發生變化,例如,中共已有能力威脅美國利益及台灣前途,且北京國防支出已是台灣的十五倍之多。因此,他們呼籲美國行政部門應改採「戰略清晰」立場,清楚表明若中共武力犯台,美將作出回應;他們認為此一政策能降低中共因「錯估」而引發台海戰爭的風險。


然而並非所有專家都贊同「戰略清晰」的說法。前美國國防部官員鄧志強(Abraham Denmark)就指出,結束美國防衛台灣承諾的模糊性,並不符合美國和台灣的利益;他認為兩岸形勢雖令人擔憂,但還相對穩定,就美方看來,軍力平衡的趨勢不是朝正面發展,但尚未存在改變模糊戰略的急迫性。


拜登的立場顯然傾向「戰略模糊」。筆者認為拜登希望維持兩岸「分而不獨,和而不統」的局面,並反對兩岸任何一方企圖改變這個現狀。美國允許台灣和中共對抗,但台灣不能成為美國的「麻煩製造者」;美國樂見兩岸和解,但不能脫離美國可以掌控的範圍。

您喜歡這個觀點嗎?

請給新評分哦!

網友平均滿意度 4.5 / 5. 評分人數 2

目前還沒有人評分哦!快成為第一個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

歡迎追蹤閱政治!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