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文:錢逢鳴
新冠疫情已蔓延全球,許多國家因此採取鎖國的政策,旅遊、觀光客因此銳減,第一波重挫的是觀光業、旅遊業,包含許多知名的飯店、景點、夜市、客運,甚至連航空公司都深受影響,但疫情至今卻仍然沒有受到控制,若再繼續蔓延下去,下一波倒閉潮又會是哪些產業?
除了觀光旅遊業之外,由於政府的防疫策略是鼓勵民眾不要群聚在密閉空間,因此直接影響了電影院、KTV、百貨公司、購物中心、服飾生活品牌、餐廳等娛樂及生活產業,許多餐廳也紛紛開始和外送平台進行合作,但由於外送平台抽成費用高達三十五%,對於餐廳的營運負擔也著實不小,幾乎利潤都被外送平台賺走,再這樣下去也只是治標不治本,苦撐而已。
台灣近年的產業環境競爭本就激烈,大多數的店家、企業的總營運成本都至少是過往營業額的五至七成,許多行業在前幾年的營業淨利都落在六至十五%之間,而今年從過完農曆年開始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這些生活類產業營業額卻下降達四至九成之多,要是這樣的情況持續一整年,許多企業將會因此賠掉過去三到五年間的淨利,這還是對於過去幾年營運狀況還不錯的企業,若是遇到本就營運狀況還不穩定或是草創初期的企業,可能完全無法再繼續撐過這波疫情的倒閉潮。
在疫情影響經濟環境的情況下,政府的紓困政策就變成一種剛性需求,如果沒有好的經濟策略,即使在未來數個月後控制武漢病毒,國家定會面臨經濟體系的崩盤,藉時高失業率、高負債而造成的低消費、低收入的經濟環境將會成為繼二〇〇八年雷曼兄弟破產之後,更嚴重的國家經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