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春山
農曆年剛過,中美兩國即在外交上掀起一埸「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共今年外交工作的重點,是為年底舉行的「20大」,營造一個有利的外部環境,讓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能順利連任;對美國而言,拜登政府則希望在外交上有所作為,以轉移國內民眾對其施政的不滿。因為各項民調數字顯示,拜登總統的民意支持度相當低迷,這對民主黨的期中選情,是一個不利的癥兆。
中美鬥爭是一場持久戰 方興未艾
處理烏克蘭危機是繼美軍撤離阿富汗後,拜登政府面臨的另一個外交考驗。拜登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危險性和急迫性,但公開聲稱美國不會涉入俄烏戰爭,並且呼籲美國公民離開烏克蘭。
拜登政府此舉顯示,美國的處境是「有心無力」。事實証明,拜登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對話沒有交集,法德等國也只好另尋管道與俄烏溝通。決定烏克蘭前途的關鍵,顯然還是繫於普丁的一念之間。就在俄軍按兵不動的情況下,美國把外交注意力投向亞太地區。
中美對俄烏情勢各自解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於二月九日抵達澳洲墨爾本(Melbourne),參加與澳洲、印度及日本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外長會議。布林肯除與盟邦討論烏克蘭情勢外,並藉此提醒北京,即使俄國陳兵烏國邊境製造危機,華府仍有餘力兼顧在印太地區的盟邦與利益。
美國擔心中共「趁火打刼」,殊不知中共是以「坐山觀虎鬥」的姿態,低調看待烏克蘭情勢的發展。中共外交部長王毅曾在今年一月二十六日與布林肯討論烏克蘭危機,但前者「顧左右而言它」,把中美關係擺在話題前面。因為對北京而言,當務之急是辧好這屆冬奧
拜登上台後採取與前任不同的對外政策,強調以民主與專制之爭結合盟友,對抗其眼中的戰略競爭對手。美國領頭抵制北京冬奧,就是拿中共違反人權作為藉口;但《華盛頓郵報》去年十一月九日發文稱:「美國的抵制行為不會導致中共難堪,反使北京認清美國對中共的敵意。」
北京冬奧政治操作頻繁
舉辧奧運是一項低成本,但具高附加價值的公共外交行動。這屆北京冬奧過程爭議不斷,在新冠疫情驅之不散的陰影下,出現「外冷內熱」的景象;然而,長達兩年「足不出戶」的習近平,卻利用主埸優勢,密集展開他的元首外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和普丁的會談。在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闡述了中俄在民主觀、發展觀、安全觀、秩序觀方面的共同立場。有評論認為,在國際相關力量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時刻,中俄已塑造了一個特殊的「21世紀新型大國關係」。
尤其是中俄兩國領導人,在聲明中明確表達他們對對方核心利益的關注。中共支持俄羅斯反對北約東擴的立場;俄羅斯則重申支持中共處理「台灣問題」的主張,這使雙方在面對烏克蘭和台海危機時,都獲得各自所需的外力支援,而美國可能因此處於東西兩面作戰的窘境。
被視為習近平重要智囊的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鄭永年表示「美國欲與中共冷戰,中共不必隨之起舞。中共有能力避免衝突,以及遏制美對中共採取的各種不利政策。」從今年開春以來的中美外交交鋒看,美國似乎採取攻勢作為,而中共則是趨於守勢。毛澤東說:「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中共已把中美鬥爭看成是一埸「持久戰」,沒有必要在短期內和美國攤牌。
台灣面對中美關係的變化,處境敏感且動輒得咎。台灣參加北京冬奧開幕式是明智之舉,但如同雙方在抗疫問題上錯失合作良機,兩岸未能藉冬奧改善關係,還是令人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