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積極參與環保議題,無論政府淨零排放口號喊的如何振奮人心,最想配合的第一線執行人員-民間企業,卻是受到最多關卡阻礙的無援小兵,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又該怎麼辦?
「環保議題很大,我們的生活每件事情都與排碳有關,但是在執行上大家卻無感,所以我們提起事業廢棄物的處理,把隱性成本拉出來檢視,讓企業明顯有感省錢,甚至有所回饋。」台灣循環能源發展協會秘書長袁易話題一開,沒有多餘的寒暄,每句話都從眉頭深鎖的面容上提起如何面對無援現況,顯示出現況得危急、袁易迫切的關心。
政府捉襟見肘 協會鼎力相助
「大部分的企業,都很願意配合法規,也希望可以在受到規範保護之下,守法的進到企業社會責任。由廢轉能是個嶄新的議題,環保署、能源局、工業局、金管會、標檢局、農委會、工研院、經濟部等單位,這幾年已付出相當努力。但官員針對層出不窮的環保新議題很難面面俱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更令法令規章難以與時俱進。政府輔導大型案場與企業大戶節能減碳已耗費不少心力,更遑論走入中小企業廠區,仔細聆聽業者需求。
中小型的企業、工廠,業務與人力分派都是用在刀口上。當遇到事業廢棄物清運價格連月數漲,想要自行將事業廢棄物轉廢為能,又面臨土地使用分區限制、環保法規污染源管制、甚至業主可能被要求要請領處理事業廢棄物的牌照。
每一項的申請都需要投入新的人力物力,在多如牛毛的層層法規束縛下,這些求助無門的業者只好推舉熱心人士組成協會,共同發聲。
拒絕停滯 民間動起來
袁易說起曾看過工廠廢輪胎無處可去,堆置體積比工廠還大三倍的難忘經驗,眼裡閃著捨我其誰的光芒。
也因此台灣循環能源發展協會將於今年三月底召開成立大會,旋即於五月將舉辦轉廢為能論壇。「以熱裂解為例,將事業廢棄物分解後產熱發電,是在很多國家都已積極運用的成熟技術,但台灣現行法規還跟不上。中小企業若要運用熱裂解,可說是處處卡關困難重重,到最後,苦主永遠是我們這些中小企業夥伴。成立協會,是為了這些在台灣土地辛苦打拚的夥伴們。」袁易滿是不捨地為台灣中小企業發聲,期望舉辦論壇讓各界關注,也藉由專家學者深入探討,業界實務經驗分享,打通難解法令規章的任督二脈。
台灣科技進步、人才濟濟,沒道理卡在這裡。袁易表示:「缺電危機無所不在,隨時可能爆發進而影響產能,外銷廠商為維持國際競爭力更必須採購綠電;在廢棄物處理費用攀升、用電吃緊之際,已有企業主萌生退意。協會將協助事業廢棄物轉廢為能,除了可以減少廢棄物堆置外,更可將廢棄物轉化為能源,成為乾淨的綠電,對業主來說是一舉兩得,更創造業主、政府與民眾三贏。」
然而除了增設合法處理之建議,台灣循環能源發展協會也整合解決方案,讓事業廢棄物與再生綠能結合,在處理廢棄物的同時,產生電能,目前已有破千家民間廠商參與。
過去長期致力推動綠電再生能源的台灣歐力士股份有限公司營業協理劉怡麟,對於協會的理念深表贊同。在這幾年台灣歐力士為了推動自產綠能,並落實中小企業在ESG領域上技術轉型輔導,他不曾少在各部會間奔波;但生硬拗口盤絲錯結的法規令人卻步、對官員愛莫能助的態度只能徒呼負負。這樣的結局他並不意外,畢竟他是代表單一公司向政府建言,若機關政策因此急轉彎,這些公務員有可能被扣上圖利特定廠商的大帽子。
台灣能源發展協會結集各家中小企面臨的危機,統一向政府發聲;在得到政府善意回應時,也能在第一時間轉達,讓劉怡麟感到未來似乎出現一線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