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建維
國家考試爭議不斷!繼日前曾爆發申論題考「大內宣文體」後,考試院正式宣布高普考、初考、地方特考等「國考」一律廢止公文考試、將配分轉移至作文之後,綠營立委鄭運鵬在立法院質詢時表示「考選部應將國考廢除國文」,更搬出三位前考試委員曾說過「廢考古文和統獨、政治無關,年輕人不應把青春浪費古文上。」這番言論隨即引起軒然大波。
似乎嗅到風向不對,隔天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答詢時倒是顯得小心翼翼,更表示「我們現在就是使用(國文)這個語文」、「語和文是最基本的能力。」。
撇開公文不論,呼籲取消國文考試不僅是民進黨立委瘋狂「去中國化」,更是自我文官文化否定。首先,國文考試本來就不僅只有古文,而考試的目的最主要是測考考生「讀」與「寫」的能力。一個公務員除了要擁有專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與機關、民眾間的文書往來能夠做到「辭能達意」,若連基本語文能力都不足,如何表達?
再者,目前國文仍是我國的官方法定語言,國考卻要取消法定語言的科目,豈非笑掉人家大牙。尤其在我國的法律條文、各類公文書上,常常出現「應」、「得」、「須」這三個字,搭配前後條文都有不一樣的解釋,公務員若無一定國文素養,連基本法令都無法判讀,如何完善公務?
綜觀世界各國,在公務文書上的用字遣詞也都力求謹慎,避免一字之差。雖我國公文程式條例第8條明定「公文文字應簡淺明確,並加具標點符號」。但在實務上,公文書用語仍有一定規範,力求無誤,與民眾一般用語有所出入。
為了討好年輕人,民進黨已無所不用其極,或許在網路世代下,民進黨理想的國考語文,除了作文要考「大內宣文體」之外,未來語文考試除了英文,應該加考「火星文」、「網路用語」,才能切合年輕世代、爭取更多年輕選票!
※以上言論不代表閱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