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小玲
在強國的壓制下以自身利益為首要考量
俄烏戰爭爆發後,各國不再認為美國是唯一的安全保護者,皆以「現實」為主要考量,來評斷自身安全利益需求,讓許多國家紛紛重新思考外交政策,並產生新的秩序。
過去以西方國家為主的國際秩序,大多追求和平穩定、經濟利益,國與國之間的防禦性較低,但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各國已重新審思自身的安全與利益,對美國不再言聽計從,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國際間的反美勢力趁機擴張,雖然目前西方國家仍主導話語權,但混亂的世界秩序勢必會再維持一段時間。
俄烏戰爭形成新的全球秩序
俄烏戰爭的爆發是全球秩序的「重要轉捩點」,喚醒了天真的歐盟,西方國家已經開始調整心態,覺得自身也可能突然遭受攻擊,對於全球秩序產生了貼身感。例如:德國在俄烏戰爭期間在能源、經濟、外交政策就產生了大轉彎。而且在二十一世紀,歐美國家與俄羅斯的戰爭型態除了傳統的槍砲彈藥、代理人戰爭之外,還必須注意資訊戰以及惡意的網路攻擊。
國際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想法可以從聯合國大會議譴責俄羅斯決議的投票中看出,一四一個國家投票贊成譴責俄羅斯,五個反對譴責俄羅斯,三十五個棄權。超過四分之三的聯合國會員國支持烏克蘭,這些大都是歐美、拉丁美,以及亞太國家。反對國家包括敘利亞、白俄羅斯、朝鮮、厄立特里亞和俄羅斯。而棄權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巴基斯坦、南非、越南、伊朗、伊拉克及二十六個非洲國家。這些棄權國家聰明地在支持俄羅斯或美國聯盟之間不做選擇,希望在不得罪國際社會的景況下獲得最大的自身利益。
戰鬥仍處於關鍵階段,但新世界的秩序發展已經相當明顯,將分為支持美國領導的聯盟國家和在聯合國棄權投票及投反對票的國家。在全球貿易的趨勢下,世界強國希望所有國家都能打開貿易的大門,平衡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順差及貿易逆差。然而經濟發展中的國家將面臨到困難的選擇,若是聽從世界強國同意降低關稅,接受其他國家的進口商品,就會強烈傷害到國內的商品競爭力及就業環境。另一方面若是選擇提升關稅不接受進口商品,就將會受到世界強國的經濟制裁,著實是雙面刃的選擇。
俄烏戰後對世界的影響
二十一世紀是個全球供應鏈的時代,戰後經濟可分為短期影響及長期影響。世界多國將俄羅斯排除在SWIFT之外,SWIFT是一種全球性的金融基礎設施,一旦被排除在外,原有資產將被凍結同時將無法與全球進行貿易。俄羅斯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天然氣出口,對俄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已難以估計;但是在傷害俄羅斯的同時,多數歐盟國家也將會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因為俄羅斯的石油及天然氣如果不能順利出口,油價及天然氣會大飆漲,成本直接轉嫁到美國及歐盟的企業上,企業再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通貨膨脹的危機將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屆時世界各國將採取提升利率的方式應對,股價會進一步下跌,房市也會因此泡沫化,一連串的事件很可能造成經濟大蕭條。
戰爭有輸家也會有贏家,根據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俄羅斯究責投票,中國大陸、古巴及委內瑞拉等十三個國家表決棄權。這些國家在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制裁後獲得轉單效益,經濟活動反而變得更加活躍,而且這些國家放棄使用美元,改而使用人民幣來規避SWIFT的制裁,穩定了他們的經濟。
此外,中國大陸於戰爭前在烏克蘭地處東歐與西歐的交匯處,設置一帶一路的絲綢之路計畫,儘管戰火造成立即的貿易中斷,但從長遠的發展來看,戰後烏克蘭的重建之路將大大提升對中國大陸的依賴,誰才是大贏家已不言可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