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學艾群前校長希望智慧科技導入養殖漁業,能落實 「漁電共生」的理念,為養殖漁業升級和環保綠能盡一份心力。

艾群校長發揮所長 導入智慧科技重塑養殖漁業

熱門話題
字體大小-+=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5
(1)

文:黃小玲 攝影:蔡慶隆、廖庭緯

雲林縣政府和嘉義大學合作的「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匯集許多學界精英和專業人才的心血,嘉義大學艾群前校長,就是這個開發案的學界領頭羊,以其所學專長貢獻良多。

曾任國立嘉義大學校長的艾群,擁有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農業工程博士的專業,是這次「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開發案在嘉義大學方面的領頭羊。

嘉義大學是由嘉義技術學院(前身為嘉農)與嘉義師範學院合併而成,艾校長在其擔任副校長時,決定重新擦亮農業的招牌「沒辦法做第一,但至少可以做唯一。」那些年適逢「智慧農業」熱潮,讓其專業知識得以匯流,澆灌在土地上,發揮自己擅長的事,果然如魚得水。

產官學共同合作 為產業升級而努力

嘉義大學於二○二一年和雲林縣政府簽署「海水智慧養殖系統產製」合作備忘錄,將台西工業區更名為「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配合雲林縣長張麗善「一地兩用、地盡其利」的堅持,同時也支持政府推動綠電,將這片工業區活化成下方是漁業養殖,屋頂透過太陽能綠電,提供養殖所需的動能。

園區並導入智慧科技,艾校長表示嘉義大學有七個學院,有水生生物科學系協助養殖,有食品科學系輔助生產後的加工,智慧科技有生物資源學系、生物機電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因此組成這個團隊和雲林縣政府合作建構「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未來也可以產學合作,由業界出題、學界來找答案,共同培育出專業人才、貢獻所長。

過去二、三十年來,嘉義大學的水產養殖系、水生系和養殖漁民的互動十分頻繁熱絡,也了解漁民的心聲,希望能輔助漁民把台西工業區活化起來,創造新的獲利模式,這便是「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計畫的起源。

為理念奔走協商 期望推動「漁電共生」

關於「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的計劃,艾校長表示最困難的是法令上的解套,因為台西工業區是工業用地,隸屬於工業局,而漁業養殖則隸屬農委會,但是為了台灣養殖漁業的產業升級,以及太陽能綠電的推動,他們把「漁電共生」的理念讓中央知道,幸而中央也支持,目前可望讓兩個部會達成協商,克服法規上的限制讓「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成功推動,正向發展共創產、官、學界的三贏目標。

而且因為環境的變遷,海洋的漁獲資源有限,推動室內養殖勢在必行,尤其園區所養殖的都是高經濟價值的魚種,會和目前漁民所養殖的魚種作一個明顯區隔,不會影響到現有漁民的生計和市場,而是透過智慧科技養殖,開拓新魚種和新市場,未來也會外銷國際市場。

「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嘉義大學駐地工作站」在台西海口生活館,由雲林縣長張麗善、艾群校長及嘉義大學李鴻文副校長共同揭牌啟用。
「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嘉義大學駐地工作站」在台西海口生活館,由雲林縣長張麗善、艾群校長及嘉義大學李鴻文副校長共同揭牌啟用。

智慧綠色養殖方式 體現綠能及環保概念

「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主要規劃室內養殖的方式,透過AI智慧科技精準養殖,包括感測器、水質控制、魚苗控制及預測生產值等。在智慧科技導入方面,艾校長說明從魚苗辨別、大小分級、生命力檢測及數量計算、魚飼料的投放、魚病防治等,都可以透過智慧科技來控制,讓人不禁讚嘆智慧科技的神通廣大。加上園區的動力以太陽能發電為主,養殖的水可回收再利用,魚廢棄物可滋養菜園形成「魚菜共生」,完全朝低耗能及節能減碳的方向來落實,充分體現綠能及環保的理念。

嘉義大學的DNA裡注定有著技職的務實性格,智慧科技的主要目標,就是提供即時正確的資訊與資源合理化分配,未來,艾校長希望能將傳統漁業轉化成工業化的生產模式,並且期望園區能規劃研發中心,有專家系統建立出預測模式,讓智慧科技養殖能更精準。

您喜歡這個觀點嗎?

請給新評分哦!

網友平均滿意度 5 / 5. 評分人數 1

目前還沒有人評分哦!快成為第一個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

歡迎追蹤閱政治!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