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振麟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設計與研發中心,中國大陸取下台灣將促使北京對於世界上許多重要行業進行控管,因為一家台灣公司台積電就擁有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場。海島型的台灣,許多物質來源都仰賴於進口,尤其是製造業生產所不可或缺的能源天然氣,如果今日對台灣的封鎖層次提升,將即刻造成液化天然氣(LNG)進口中斷,發電容量將在數日內停滯,導致台灣許多重要工廠停擺,在目前全球九十%的先進晶片都需要仰賴台積電供應時,生產線停擺將可能給予全球供應鏈重大衝擊,將會即刻撕裂中國大陸與西方各國的金融貿易關係,而這種致命性的經濟傷害結局是完全無可逆轉的。
另一方面,台海情勢緊張下將導致長期以來的兩岸貿易關係中斷,台灣經濟將會受到嚴重傷害,也相對引發大規模供應鏈連結的非科技產品因貨物運輸阻礙而交貨中斷,預估台灣經濟可能會遭遇到「高度損傷」,但是全球科技供應鏈將會同步面臨「嚴重斷鏈」危機。
兩岸貿易中斷 將造成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中斷
多年以來的兩岸經貿往來密切,已經建立了不可分割的產業鏈合作模式,尤其是科技產品在兩岸貿易上有其主導性,台灣對於中國大陸的出口,有高達七十%科技產品。反之,食品產業僅占該出口的○.四%。因為科技產品在兩岸分工集中,晶片代工在其相關加工領域中又佔據重要地位,如果出現兩岸貿易大範圍中斷,將同樣會造成全球科技供應鏈嚴重中斷,這是兩岸領導者在面對政治衝突時,都無法逃避而必須思考的嚴肅議題,也因此中國大陸在抗議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事件上,為何只進行了對台灣經濟傷害影響力較微小的農漁畜牧產品進口,主要原因就是兩岸的產業結構面,其實是已經緊密相連而不可分割了,尤其是雙邊的電子產業鏈更是極高度化的相互依賴。
蘇俄入侵烏克蘭造成全球經濟、能源以及糧食市場巨大衝擊,這個影響是深遠的,但是如果台海雙方不幸發生戰爭,甚至於導致中美開戰,如此局面將會讓全球經濟以及工商界陷入蕭條,造成致命性傷害,並更勝於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軍事對抗格局,全球經濟將即刻陷入大衰退,災難性的日子降臨將無一倖免。
根據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美雙方若開戰,將對二十三兆美元的美國經濟造成GDP至少五%~十%以上的巨額損失,對於經濟規模近十七兆美元的中國大陸傷害更大,GDP將蒸發二十五%,同時也將跟入侵烏克蘭的俄國一樣,後續將遭遇美國盟友的經濟制裁等衝擊。至於經濟規模僅六七○○億美元的台灣,也將出面重大經濟損失,以及GDP萎縮近半以上的災難。
圍島軍事演後 台灣的統獨問題出現了微妙變化
中國大陸展現有能力在台灣周邊進行的軍事演習後,實質上台灣的統獨問題已經改變了,這樣的情況發展,也促使美國拜登政府官員不得不面對與重新思考新的對華政策,其中包括取消部份關稅,發起新的「301條款」關稅調查、擴大關稅排除清單,以幫助只能從中國大陸獲得某些物資的美國企業,拜登政府並不想也不願意輕易作出任何決定,因為可能會被中國大陸誤視為雙方關係惡化的升級。
另一方面,面對通膨引發美國百姓不滿甚至於衝擊到自己連任之路,拜登政府正在思考是否能藉由取消對陸關稅後也同步降低商品進口成本,以達成降低通膨的有效目標。美國政府對外公布「Chip 4」聯盟構想,希望能與日本、韓國以及台灣的半導體業者合作,美國希望韓國首爾政府能夠在八月底前回覆是否加入,雖然加入聯盟可以加強與美國建立雙方產業供應鏈,然而這項聯盟合作讓韓國政府極度擔心影響與中國大陸的雙邊關係而陷入兩難抉擇。目前韓國的三星電子以及SK海力士集團SK Hynix都與中國大陸方面有著不少的生意往來,韓國三星電子在西安的NAND快閃記憶體工廠,占其產量四成以上。
美國與中國大陸對立加劇 愈發突顯出台積電的重要性
美國建立「Chip 4」聯盟,是否也意味著美方認為台灣保不住,要將晶片生產轉移到美國本土呢 ? 同時半導體晶片是屬於中間材料零件,而最終端產品包含3C、大型機具、電動車、計算機等製造大廠,這些大廠多數依然是在中國大陸代工,有了晶片沒有終端產品,晶片變成毫無用途,面對如此龐大的上游、中游以及下游生產鏈要搬遷是極度困難的,Chip 4「圍中」策略下反過來造成半導體消費市場的壓縮與IC成本調漲,轉嫁給消費者後又造成另類通膨,這應該就是韓國總統尹錫悅不願意見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台積電張忠謀近期不斷強調生產晶片的技術與製造移到美國是完全不符合成本的。現今美國不斷製造與中國大陸對立也增加了亞洲區的地緣政治風險,台積電的重要性更加突顯出來,原本只想要仰賴亞洲區生產的美國,現在又以晶片安全保障為理由,拚命地想要把亞洲區的半導體產業拉回到美國投資生產,極具有其諷刺意義。
台灣的機械產業訂單能見度已到今年第四季,但是受到兩岸情勢增添不確定因素下而趨緩,工具機業者認為,接單放緩盼能逐漸好轉,台灣各產業雖然受到地緣政治衝突、通膨問題以及未來景氣不明等因素影響,但世界各國對機械設備之剛性需求仍然是存在,機械產業出口仍然穩定與極具競爭力,國際情勢變化極快,尤其是兩岸緊張的政治情勢對於下半年的機械出口,增添一些不確定因素。受到全球通膨嚴重美國持續升息、兩岸關係緊張等,使得接單明顯放緩,整體市場買氣轉趨保守,近期新台幣貶值挹注營運部份,但是日圓貶幅更大,新台幣貶值對於工具機業助益不大。
中國大陸以包圍台灣本島的實彈軍演活動象徵主權,在軍事演習訓練告一段落之際,美方宣布在未來數周內,美軍戰艦隊將會行駛穿越台海,以執行與確保台海區的自由航行任務,台海中線雖然在國際法上不具效力,但是美國的航艦運行是可以讓台海中線維護,避免兩岸在軍事接觸上出現了誤判指標位置造成衝突,另外也秉持《台灣關係法》的承諾,強化與台灣之間的經貿關係,近期內將會宣布一項新的規劃「台美貿易協商路徑圖」,藉由晶片安全以及數位經濟等合作模式,讓台灣與國際社會接軌,以確保美國利益。
中美衝突日劇加深,中國大型國營企業包括中國人壽、上海石化、中國石化等五家,宣布將陸續從美國紐約交易所退市,訊息一出,引發全球投資人錯愕,因為美、中、台三地為全球投資人最主要的選項區域,中國大陸國企相繼宣布退出美國股市,也將引發市場對中美金融加速脫鉤的疑慮。
台灣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科技產品關鍵零組件製造商,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IC晶片供應商,更是位於東亞電子設備的主要供應路線,以及亞洲區天然氣能源運輸的重要動脈,台灣海峽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商業航線之一。台灣如果遭遇到軍事封港與外來武力入侵破壞,電子、電機、半導體產業以及能源將瞬間出現中斷危機,全球產業也將遭遇損失。
兩岸經貿關係互動密切 難以切割
中國大陸目前從台灣進口項目中最大的部分是屬於電子產品,其中半導體也是主要組成之一,台灣超過四十二%的出口量都流向了中國大陸,因此貿易經濟上的任何風吹草動,同樣也是會影響到中國大陸,甚至於要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尤其是切斷了半導體產品出口路線,將會即刻傷害到與西方各國關係,這場危機不僅是中國大陸與美國這兩大世界經濟體的問題,而是全球各國都脫離不了的產業問題。
二十一世紀的全球性戰略武器,也就是經濟貿易戰的時代來臨,經濟資源運用已儼然成為大國間打擊對方的軍力武器,可謂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前哨站。烏俄戰爭中,北歐各國對蘇俄採以各種經濟制裁手段,蘇俄藉由天然氣、石油等能源限制回擊;中國大陸以禁止台灣農漁牧業產品進口為制裁、產地國籍嚴格標示以及封鎖台灣島嶼的方式企圖癱瘓台灣經濟,台美聯盟以半導體貿易為主軸締結聯盟,這一切都是經濟貿易戰的運用方式,全球產業發展逐漸形成了一體的國際性產業鏈結構,彼此之間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牽一髮而動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