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振麟
自然災害日益頻繁、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區域衝突讓經濟更加惡化,黑天鵝效應已浮上檯面,儘管聯準會祭出激進的升息措施來對抗,仍然是難以馴服通貨膨脹,如果升息抗通膨政策過度而處理不當,讓全球不幸都轉向了通縮,那將是另一場更大的災難!
2021年全球出現百年難得一見的酷熱乾旱,能源、糧食與交通運輸皆深受影響。酷熱極端氣候導致歐洲水位偏低,進而影響燃煤發電與大宗原物料運輸,近幾年來極端天氣已經使得歐洲這個最大經濟體蒙受超過800億歐元損失(約810億美元),法國、義大利以及希臘許多地區都面臨野火侵蝕,在惡火無情蔓延下,整個歐洲地區已有超過六百多人死於熱潮高溫。
異常氣候引發糧食短缺
熱浪席捲而來,對於本就陷入能源困境的區域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本以多雨天氣聞名的英格蘭,其中部、南部、西部等地區,皆不幸遭遇自1935年以來最為嚴重的乾燥熱潮,許多地區都進入高溫警戒,尤其是各國政府在對付旱災下所執行的限制措施,更是讓當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酷熱下所引發的旱災,不僅造成歐洲重要經濟河域「萊茵河」的貨輪運輸陷入困難,也使得英國倫敦「盧頓機場」的航運不得不暫停航班起落以利道路維修。同時,在乾旱侵蝕與俄烏戰爭兩者衝突下,引發了玉米、小麥、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處於極端氣候下的糧食危機,這場天然災害可視為歐洲近500年以來最嚴重的一場災難,對於歐洲大陸造成極大經濟傷害,英鎊及歐元也因此貶值探底。
區域衝突下,俄羅斯持續減少天然氣能源對外供應,藉以推升全球電力成本為戰略手段,讓物價飆升並引發全球通膨,在7、8月份時通膨率達到歷史高峰,高物價的生活開支衝擊到一般家庭正常生活,個人的基本消費能力無法承受生活成本上的龐大開銷而持續縮手,經濟衰退的陰影因此來襲。
全球糧食市場,特別是歐洲和美國的產量不斷下降,再加上來自俄國普丁的戰爭威脅,更加劇了糧食市場的不穩定性,尤其是主要糧食作物,包含玉米及小麥皆深受其害,法國「咨詢公司Strategie Grains」就曾對外示警,當前主要農作物,尤其是玉米產量,已經減少至十五年來的最低水平,比先前之降幅預期還要超過20%,將會影響到全球供應能力。
全球糧食供需問題日益嚴重
「國際穀物協會International Grains Council」已經將2022至2023年全球玉米產量下調至11.8億噸,本來為12.1億噸。同時,小麥價格在烏克蘭出口量減少後持續攀升,全球糧食供需問題日益嚴重,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供需與售價就會聞風波動。而且烏俄戰爭損及黑海港口的小麥和玉米運輸出口,俄羅斯是全球第四大小麥生產國,尤其是中東國家,包含埃及、土耳其和黎巴嫩等國家,小麥進口量主要來源一直是俄羅斯和烏克蘭。
自然災害日益頻繁,生活物價飆升導致通貨膨脹隨之而起,為了解決物價問題,進一步推動升息緊縮政策,又造成更大的市場不安。預期到2023年第1季,經濟衰退影響力將會更明顯,全球糧食庫存已經處於近10年來最緊張階段,尤其是美國、英國、法國和中國大陸等地,主要農業產區都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導致耕耘收成大幅降低與庫存量短缺,貧困國家將面對更嚴重的饑荒風險。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曾經警告,如果政府再不去解決未來的極端氣候問題,將會造成難以估算的經濟大災難,黑天鵝效應將因此浮上檯面。
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 前景黯淡無光
能源成本與貨幣利率調升下不斷削弱了家庭生活開銷,2023年的進出口貿易應該僅會增長1%,之前的預測數據為3.4%,消費需求減弱也將導致國際貿易流動性放緩,如此一來供應鏈得到紓緩、運輸成本下降,有助於通膨壓力減緩,但也意味著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持續上升中,國家經濟面臨來自各方的危機衝擊,抗通膨所必須付出的衰退壓力、令人無奈,2023年的經濟前景將變得更加黯淡無光,一切令人堪憂。
烏俄戰爭與新冠疫情帶來了全球貿易逆轉化,多年以來各國分工合作下所建立的全球產業鏈受到地緣政治衝突影響,不斷地被狠狠的撕裂瓦解,又逐漸回到傳統區域性經濟版圖,去全球化開始逆轉了過去幾十年來日益緊密的國際經濟體。從一份全球工廠採購經理的調查報告顯示,自2020年6月以來,全球出口貿易受到當時疫情影響導致經濟大面積減少甚至於停擺,區域經濟取而代之,世貿組織副總幹事安娜貝爾.岡薩雷斯Anabel Gonzalez表示「這種發展情勢對於世界貿易而言,是一項警訊而令人值得深思,唯一有利的跡象是,國際貿易流動衰退導致航運運費下降,有助於全球通膨壓力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