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英、美與歐洲19國議員合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發動 全球挺澳洲葡萄酒運動(freedomwine),反制中國經濟上的脅迫外交,宣示全球團結對抗中國的霸凌行為。
中、澳關係在疫情爆發以來日趨緊張,只因澳洲不斷呼籲調查武漢肺炎來源,讓中國玻璃心碎一地,「經濟霸凌」澳洲各項進口商品,近日更對澳洲的葡萄酒開徵 212%的反傾銷保證金。
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日前更在推特(Twitter)放上一張假照片,惡意指控一位穿澳洲軍服的士兵挾持一名阿富汗孩童,並用刀架在孩童頸部。這樣蠻不講理的行徑,也讓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親自召開記者會嚴正要求中國道歉,澳洲媒體以六四天安門事件時的「#坦克人」照片回擊,並註明「#這張照片是真的」。
面對美國大選結果明朗,中國近期政治動作頻頻,頗有「轉守為攻」的味道。11月以來不顧國際反彈,接連對香港民主派議員進行打壓,更在今日重判香港黃之鋒、周庭、林朗彥等「眾志三子」;並因 #華為孟晚舟事件、#中澳貿易戰 與加拿大、澳洲等民主國家衝突不斷。
「從改變消費習慣開始,根本反制中國經濟霸凌」
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積極滲透,從來不是為了融入國際社會,而是以「建立對中國有利的世界規則」為目的,完全無視既有的國際交流規範。
過去,中國也曾因為2010年挪威將諾貝爾和平獎頒予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對挪威實施惡意的經濟報復;當時挪威鮭魚佔中國市場高達92%,獎項頒發後,中國即聲稱挪威「公開支持中國境內違法犯罪行為」,立即斬斷給予挪威的優惠,中國的挪威鮭魚進口量隔年大跌超過七成,以致往後數年挪威在經濟上處處受中國限制與刁難。
面對無視國際規則的流氓國家中國,妥協與卑躬屈膝,從來不是避免衝突的解決辦法。改變產業與消費習慣,在經濟健康的的基礎上,打造中國因素最小化的「乾淨產業鏈」,與國際民主陣營建立政經合作的友好關係,才是治本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