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溢誠
國民黨將於3月9日選出第21屆第2任中常委,而此次中常委選舉乃是國民黨自1949年「轉進」台灣,有史以來,首次不足額、不需競選、登記即當選的空前情形,應選29名,卻只有27位完成登記。國民黨中常委的名位,在國民黨員眼裡儼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何以淪落至此?第一次、第二次政黨輪替時,都沒這麼慘澹!
想要當上國民黨中常委,除了要全台跑透透去跟黨代表挨家挨戶拜票,請客吃飯,逢年過節送點小禮都是跑不掉。再來,每任兩年動輒上百萬的募款責任額,令人瞠目結舌、望之卻步,也造成國民黨中常會「上品無寒門」的成員結構。還有,朱立倫主席剛愎自用、乾綱獨斷,經常沒收中常委們的提案權與議決權,中常會已非黨內決策核心,只是聊備一格的橡皮圖章。
因此,意義不大、價值不高、成效不彰,投資報酬率亦不能平衡,既費時費神又費錢,所以大部分民意代表、地方縣市長,皆興致缺缺,只有一些「政二代」比較積極,國民黨中常委在台灣本來就乏人問津,現在頂著這個頭銜到大陸行走,也沒以前那麼受重視,備受禮遇了,什麼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幾乎都沒有了,不管用也不好使,現在大陸台辦看中拉攏的是有選票實力、民意基礎的地方民意代表與村里長。
國民黨中常委裡面真有些特別不稱頭的,在大陸說一套、回台灣做一套,還有欠錢跑路被收押禁見的,難怪含金量越來越低,招牌逐漸褪色、名號不再響亮。究其實,國民黨已非泱泱大黨,注定長期在野,真可以考慮瘦身,看看執政的民進黨,也才30席中執委,國民黨應該可以打個對折,15席也就差不多了,不過這樣一來,就又少了些許人募款、捐錢給國民黨了,真是兩難!
以上言論不代表閱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