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對話及外交聯盟戰略並行美國建構抗中陣線

國際視野 政治專欄
字體大小-+=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0
(0)

拜習通話VS美日菲三方峰會  美國加強印太戰略布局

文/陳建維

以巴衝突方興未艾、烏俄戰爭持續惡化,為了避免局勢一發不可收拾及因應中國大陸所帶來的經濟、軍事挑戰。美國一方面持續在美中關係上力求穩定發展,避免西太平洋區域衝突局勢升溫;另一方面則透過美日安保條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及澳英美三邊安全協定(AUKUS)串聯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包圍並嚴防中國大陸的軍事行動,美中關係表面鬥而不破,實則暗潮洶湧。

隨著戰爭持續延燒,區域安全已是國際政治最重要的焦點,被視為下一個最有可能爆發武力衝突的地方,是同樣位於西太平洋地區的朝鮮半島、南海地區及台灣海峽。

為了管控戰爭風險,美國總統拜登一方面在基於二○二三年十一月美中元首峰會上的協議「將定期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以負責任的方式管理競爭,防止意外衝突。」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四月二日進行通話,更隨後在四月十一日於華府召開歷史性的「美日菲三方峰會」,美國利用多重外交手段,積極布局印太區域全面性戰略的企圖,不言可喻。

拜習通話營造和平氛圍 核心利益互不相讓

這場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的電話會議持續將近兩個小時,事後根據白宮聲明表示「兩位領導人就雙邊、區域和全球議題,進行了坦承和有建設性的談話,包括雙方可以合作的領域和存在分歧的領域。」兩國領導人也表示雙方坦承深入地針對軍事合作、毒品查緝、台灣以及中俄關係交換了意見。從雙方釋出的訊息來看,這次的電話會談結果呈現的是「穩定中競爭」。

對於美中兩個超級大國而言,雙方在檯面上都希望追求「可預期且穩定」的中美關係,但兩國也都在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互不相讓。在此次電話會談中,拜習針對合作打擊毒品製造及販運、兩國軍事高層對話溝通、美中人工智能對話等議題達到了一定共識,但在多邊及區域安全議題上,不管是台海、南海、中俄關係上雙方並無交集。

習近平一如過往主張美方不應縱容及放任台獨橫行,但拜登一方面重申「一中原則」及強調台海兩岸應保持和平與穩定,另一方面又在近期通過「二○二四國安補充撥款法案」,同意編列八一‧二億美元以「確保台海和平穩定」,更指定當中的十九億美元供美國國防部使用於協助台灣及區域夥伴國家,包括回補美援台軍備、支應國防部對台之軍事服務、教育及訓練,或應美方要求、提供台灣協助之其他國家,大玩兩手策略,也引起北京跳腳。

而在積怨已深的中美經貿衝突上,根據北京官方聲明指出,習近平強調「美國針對中國大陸的經貿科技打壓措施層出不窮,制裁中國大陸企業的單子越拉越長。這不是去風險,而是製造風險。」拜登則回以北京當局不應該持續「不公平貿易政策和非市場經濟做法」,並表示對相關限制是為了防止美國先進技術被用於破壞其國家安全,並強調經貿正常往來不受影響。

從上可知,美國與中國大陸間的技術和貿易對立,短期內看不到緩解跡象,而拜習通話的意義,也僅維持中美關係表面穩定、區域風險可控性,實際卻仍暗潮洶湧。

內閣成員接連訪中 強硬發言考驗兩國關係

四月初,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Louise Yellen)二次到訪中國大陸,並與國務院總理李強、副總理何立峰、財政部長藍佛安、中國人民銀行總裁潘功勝等重要財經官員會晤,並針對中美經濟、中國大陸內部金融穩定、工業產能過剩等議題進行交流。

一改過去的相敬如賓,葉倫在官員會談中直指中國大陸內需不足,但政府又大力補助綠色產業,此舉造成包含電動車(EV)、鋰電池和太陽能產品的相關綠色工業產能過剩,造成較為廉價的相關產品大量出口,大幅破壞市場行情,對美國乃至於全球經濟將造成莫大衝擊。

然而,中國大陸在面臨房地產危機尚未解決的當下,必須另尋能帶動經濟成長的項目,故出口持續成長的綠色產品,自然成為北京當局解救經濟問題的主要良方,就葉倫的立場而言,她希望北京當局以提升家庭收入,或是加強退休福利保障及減輕教育負擔的「刺激內需」方式來改善中國大陸經濟的供需失衡,但顯然陸方官員不這麼認為,而葉倫也對於中國大陸持續協助俄羅斯國防重建表達嚴正警告,雙方立場顯然南轅北轍。

在葉倫之後,身為美國內閣首席的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亦於四月二十四日出發赴中國大陸訪問,布林肯此行主要是延續拜習通話所聚焦的相關議題,尤其在俄烏戰爭持續、中東衝突升溫之際,又逢具有強烈台獨意志的賴清德即將就任,為了避免台海危機引爆,布林肯此行可說為台海進行「降壓」,然而在多邊區域局勢極度不穩定下,美國以「蘿蔔及鞭子」的外交手段持續處理美中關係,恐將持續只是壓力累積。

拜登與岸田文雄美日峰會(圖/截自網路)

美日菲三方歷史峰會 西太平洋抗中陣線儼然成形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當地時間四月十一日,邀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至美國白宮,召開史上第一次的美日菲三方峰會,目標結合日、菲兩國聯手阻擋中國大陸在南海的持續擴張及相關海權爭議。會後三方不僅發表共同聲明將建立緊密的軍事合作,更宣布啟動「呂宋經濟走廊」合作方案,更落實美國建立「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計畫和全面性的西太平洋抗中陣線。

美日菲三方峰會意欲為何?即「全面應對中國大陸所帶來的印太區域威脅」,也是美國利用「小多邊」(minilateral)機制(介於雙邊主義和多邊主義,具有規模小、非正式、實用性高、適應性強、經濟導向、自願性、不具法律約束力等特性,同時旨在加強志趣相投國家之間的功能性合作,以避免地緣衝突。該詞首見於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 Hudson Institute)研究員哈卡尼(Husain Haqqani)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安瓦爾加爾加希外交學院」(Anwar Gargash Diplomatic Academy)資深研究員賈納爾丹(Narayanappa Janardhan)於二○二三年一月發表於《外交政策》期刊之文章)強化與印太國家合作的方式。

在三方會談前一日,拜登與岸田文雄先行舉辦了美日峰會,並且宣布兩國將進行從飛彈到登陸月球等約七十項的軍事合作案與計畫,並強化應對中俄威脅。更重要的是美國總統拜登更宣布將邀請日本參加澳英美三邊安全協定(AUKUS,由英、美兩國協助澳洲建造一支核子動力潛艦艦隊及軍事武器合作的聯盟),並協同菲律賓及韓國,構建西太平洋的防禦聯盟。在經濟上,彷如呼應葉倫在北京的發言,兩國也宣布將在人工智慧、半導體和清潔能源領域進行合作,相關的研究機構也會建立協作關係。

會議後隔天,重頭戲的「美日菲三方峰會」登場,焦點仍聚集在中國大陸於東海、台灣海峽、南海所引起的區域爭端,透過三方峰會的舉辦,除了堅定美國對日本、菲律賓的共同防衛承諾,更重要的是宣示各國將在未來透過岸田文雄口中的「多層次合作」,加強維護基於民主法治自由的國際秩序。

透過這種小多邊模式,美國儼然已建構起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包圍網,目標直指中國大陸,且合作面向擴及軍事、經濟,企圖淡化中國大陸的影響力。然而就以菲律賓而言,目前亞洲最重要的區域組織是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而後更加入了中、日、韓三國,東協合作側重在軍事安全與政治中立,尤其特別強調「中心性主體性」。對於東協國家來說,最忌諱美、中等超級大國,打著繁榮東南亞、增進合作關係的名號,弱化東協主體性。此次美菲關係達到歷史高度,美國又推動包括港口、鐵路、清潔能源和半導體供應鏈在內的基礎設施項目「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PGI)呂宋走廊」,已引起部分東協國家不滿,未來是否進一步造成美、中兩國在東協內部競相拉攏、競爭,進而激化矛盾,將是美國此舉的最大隱憂。 不管是拜習通話、美日菲三方峰會,台海議題始終是關注焦點,往好的方向來說此舉對於中國大陸企圖以武力進犯台灣的確有嚇阻效用,但反過來說,這也不是台灣當局可自以為是,挑釁中國大陸的本錢,如何在美、日、台的三角關係取得多邊平衡並謀求穩定發展,考驗著即將上任總統的賴清德在外交上的智慧。

專欄作家 陳建維

學歷:台灣大學 法學碩士
經歷:國民黨中央委員、台北市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中時報系》專欄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閱傳媒立場

您喜歡這個觀點嗎?

請給新評分哦!

網友平均滿意度 0 / 5. 評分人數 0

目前還沒有人評分哦!快成為第一個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

歡迎追蹤閱政治!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