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引述
台灣的政黨除了少數於海外或中國大陸成立,大多數成立及運作於台灣地區。
台灣在 1987 年 7 月 15 日解除戒嚴,1989 年政府開放黨禁後,政黨可合法登記。曾有 370 個立案政黨,現存政黨 126 個,自行解散 73 個,撤銷備案 2 個,廢止備案 169 個。目前在立法院以民主進步黨為第一大黨,中國國民黨為最大在野黨,尚有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擁有不分區席次,台灣基進以及少數無黨籍擁有席次。地方議會除上述部分政黨外,另有親民黨、無黨團結聯盟、台灣團結聯盟、新黨、綠黨、社會民主黨、勞動黨、中華民族致公黨、歡樂無法黨擁有席次,台灣政壇呈現百家爭鳴的情況,大黨支持度難以爬升,小黨林立。
2020 年立法委員選舉,為立法院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之後的第 4 次選舉。本第 10 屆立法院的總席次共計 113 席,其中 73 席區域立法委員採單一選區制選出,3 席平地原住民立法委員、3 席山地原住民立法委員採複數選區制選出,34 席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採比例代表制選出。選舉結果民進黨 61 席,席次再次過半,佔比 54%,維持了完全執政的局勢。國民黨 38 席,本屆新加入的台灣民眾黨 5 席如願成為第三大黨,時代力量 3 席,台灣基進 1 席,無黨籍 5 席。其中 34 席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政黨票部分,確定過 5% 門檻的政黨有民進黨、國民黨、台灣民眾黨及時代力量,民進黨獲得 4,811,241 票、得票率 33.98%、分配到 13 席;國民黨獲得得票率 33.36%、分配到 13 席;台灣民眾黨得票率 11.22%、分配到 5 席;時代力量獲得 1,098,100 票、得票率 7.75%、分得 3 席。全體當選人於 2020 年 2 月 1 日就職。
政黨五:台灣基進黨
台灣基進,又稱基進黨、台灣基進黨,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主張台灣獨立,走左翼台獨路線,與台聯時常聯合。2012 年以「基進側翼」(Taiwan Radical Wings)之名成立,基進乃激進之諧音;2015 年登記為全國性政治團體;2016 年登記為政黨「基進黨」;2019 改用現名。其總部位於高雄市,現任黨主席是該黨創始人之一的陳奕齊,筆名新一,他是前台灣南社秘書長、《南之洛馱思》論壇組織者,經常在小英教育基金會《想想論壇》、台灣教授協會《極光希望電子報》與《超克藍綠》發表政論,也是基進側翼和台灣團結聯盟在 2016 年立法委員選舉中共同推出的不分區第一名立委人選。發言人陳柏惟,台中市第二選區區域立委,在 2020 年立委選舉中擊敗國民黨黨籍候選人顏寬恆,以大黑馬之姿成為台灣基進首位立法委員。
基進側翼「三大神主牌」,即政治民主化(反殖)、主權自主化(反帝)、社會自由化(反剝削)的提出。基進之意,在於強調立場上的堅定與根本,與取得政權為核心的政黨相較,在政治光譜上,必然是處於非主流的極端位置。主張排除中國與美國的兩面壓力,以及內部國民黨的可能杯葛與阻礙,立基於制度性的重建,方能擺脫過去改革步伐受到各方勢力牽扯羈絆、導致各種重大民主轉型過程的改革減緩或停擺。認為中國國民黨必須要對威權時期所造成的白色恐怖道歉、裂解、清算而重生之後,才有再次參與政治的資格。因此操作「黨產公投」此一 2016 年的第三張選票案,其實正是為這種政治新局作出制度性的因應。若 2016 黨產公投成案過關,則國民黨勢必得解散且不得重組,台灣民主新局將據此展開。為了避免國民黨勢力復辟,基進側翼同時主張,公投若通過,即便國民黨裂解或重生,曾為國民黨的退黨黨員和現任黨員,那些皆永久不得參與任何選舉,亦即永久褫奪公權。
這類主張使得基進黨被定位為極左派,也自稱是個台獨左派剛性政黨,明確提出「內政交給民進黨,台獨交給基進黨」、「扮演抵抗中國侵入的力量」、「國會有 113 席立委,有性別、勞工、環保、土地代表時,難道不能有深獨的聲音」。有台灣社會運動及左派人士認為,基進黨過去在環保、土地正義、勞工權益、性別等領域皆持「右派」立場,台灣托派組織國際社會主義前進則認為基進黨具有右翼民粹主義傾向,是一個極右翼政黨。定位問題,應是基進黨未來發展的阿基里斯腳踝。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