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溢誠
台灣與大陸因意識形態暨政治立場不同,在國際外交上屢現爭端,台灣在幾經邦交國琵琶別抱的骨牌效應後,難能可貴得與立陶宛眉來眼去、頻送秋波,更在聯合防疫層面建立互助機制,台灣在2020年捐贈10萬個口罩給立陶宛,立陶宛也在2021年6月,台灣疫苗籌獲困頓時雪中送炭,大方回贈2萬劑AZ疫苗,讓蔡英文疾呼「德不孤必有鄰」,打鐵趁熱的氣氛下,兩國在去年11月再次宣布同意互設代表處,讓這段友誼得以續譜。
原以為兩國情誼歷久彌堅,但隨著接二連三立陶宛抨擊中國大陸後,漸感氛圍不同,瀰漫著一股風雨欲來的不尋常,中國大陸首先回擊拒買一批2萬瓶的萊姆酒,蔡政府立即自告奮勇以援助立場全數收購,讓彼此關係再添佳話。詎料,1月4日立陶宛總統點名外交部長決定讓民進黨政府以「台灣」名義開設「駐立陶宛代表處」是個錯誤。
國際關係講究的是絕對權力和現實利益,經濟貿易雖與邦誼息息相關,但若與政治綁在一塊,那這顆麻煩的雪球將越滾越大,尤其本次收購這批萊姆酒,經台酒公司證實單瓶售價為新台幣600元;然而,鄉民們卻爆料該款酒在大陸電商平台上一瓶只賣人民幣31元(折合新台幣137元),高出4倍的價格,簡直把台灣當「冤大頭」,台酒公司乃是國企,「漲價歸公」又是全體國人買單,輿論再次炸鍋,蔡政府應先坦白說明收購價格,否則填鴨式的一昧解釋售價訂定原則,只是越苗越黑,突顯酒不醉人人自醉!
※以上言論不代表閱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