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四大公投系列之一:不反萊豬台灣就有國際活路嗎?
文:陳建維
2020蔡英文連任後,第一個國際貿易的重大政策就是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由於是行政命令不須經由國會同意,雖然民間頗具反彈聲浪,但為了完成其對美國的承諾,仍是執意進行。此次面對公投考驗,蔡政府不動的說詞一是萊豬為台美貿易談判重要議題,若反萊豬會失信於美國…
文:陳建維
2020蔡英文連任後,第一個國際貿易的重大政策就是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由於是行政命令不須經由國會同意,雖然民間頗具反彈聲浪,但為了完成其對美國的承諾,仍是執意進行。此次面對公投考驗,蔡政府不動的說詞一是萊豬為台美貿易談判重要議題,若反萊豬會失信於美國…
文:何溢誠
近年來,中共軍機頻繁在台灣西南、東北上空執行任務,就派遣運8型、直9型反潛機判斷,不難猜測是在偵測海面下的動靜,民進黨不需打腫臉充胖子,畢竟台灣潛艦就只有「獅、龍、虎、豹」4艘老到不能再老的古董級潛艦,而國艦國造尚在難產中…
文:何溢誠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時指出,如果大陸可以在接下來的10年每年實現5%-6%的增長,一直到2030年,中國的經濟體量將成為全球第一。如果你是美國,換位思考,中國成為第一,美國就沒落了…
文:何溢誠
最近大陸朋友茶餘飯後,總是問起我兩岸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好像大家都已經做好充分的心理戰備,促統、武統、逼統,長痛不如短痛等說法甚囂塵上,幾乎已經變成流行用語,令我不寒而慄、毛骨悚然!看到台灣前外交官員介文汲在中時發文:美國在那邊搧風點火,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文:何溢誠
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台灣的政治氛圍,國人並沒有實際感受到安居樂業,還在野時,每到大選前總是喊著「換人做看看!」,當家作主後卻是帶來兩岸處處危機,越來越是詭譎多變。俗云:「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寧可一日無戰,絕不能一日無備…
文:陳怡瑄
美中貿易爭端源起於美國前總統川普於二○一八年三月二十二日簽署備忘錄時,宣稱「中國大陸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根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301條要求美國貿易代表對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涉及商品總計估達六百億美元…
文:陳怡瑄
隨著美國分散市場,以往每年美國對中國大陸開徵關稅的商品價值達三千七百億美元,而今僅剩兩千五百億美元。美國逐年降低對中國大陸倚賴,改向其他亞洲國家採購,越南成了美中貿易戰的大贏家,越南佔美國進口排名從十二名竄升至第六名,台灣、馬來西亞也通通分到一杯羹。
文:何溢誠
眾所皆知踏足太空領域絕對是未來趨勢,不管是涵蓋各行業5G通訊的「星鏈計畫」,或是涉及國安情報的監控衛星、戰術彈道飛彈等武器,相關測試只會頻繁出現,日前中科院試射長程飛彈,國防部年度更編列2400億來大肆購買美國武器彈藥…
文:張凱鈞
近日中國開始增加對臺之軍事壓力,中共戰機闖入臺灣之防空識別區,竟然連續三天都打破紀錄,單日竟然出現了五十六架次之最高紀錄。也讓我國空軍疲於奔命,對其後勤維修與人員調度,都產生了極大的壓力與消耗!
文:陳建維
打著為了解決全球晶片荒及避免晶片供應斷鏈的大旗,美國政府要求在全球晶片製造大廠如台積電、英特爾、三星、SK海力士…等,在本年11月8日前,提交包括客戶名單、庫存狀態和生產計畫、產品良率等廠商核心機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