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2+2」會談後的兩岸關係走向
文:趙春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3月18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市舉行的中美「2 […]
繼續閱讀文:趙春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3月18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市舉行的中美「2 […]
繼續閱讀美國阿拉斯加的美中會談,已經在臺灣時間週六凌晨落幕!但會後美中兩國並未發表聯合聲明。針對美方開場聲明,楊潔篪回擊控稱,美國以軍事力量和金融優勢對多國施壓,並濫用國安因素威脅國際貿易前景。他認為,新疆、香港和台灣全屬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干預中國內政…
繼續閱讀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於今(11)日指出,勃克級驅逐艦芬恩號(USS John Finn DDG-113)於台灣時 […]
繼續閱讀美國媒體「Roll Call」報導中說明,中共解放軍力正持續增長。美國專家提出警告,中國進犯台灣的可能性提高與危險。史丹佛大學中國軍事政策專家馬斯特羅(Oriana Skylar Mastro)認為台海開戰的情況轉變,她認為現在無論台美立場如何,北京隨時可能發起軍事攻打強迫「一中」。
繼續閱讀拜登政府主管印太事務官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在農曆年前拋出美國希望兩岸恢復對話的訊息。這顯示 […]
繼續閱讀文:陳威霖
1月20日,美國新一任當選總統、民主黨人拜登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山宣誓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卸任總統特朗普沒有出現在現場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打破美國政治慣例。
文:趙春山
談判的障礙不能完全歸咎於經濟因素,而最後談判修成正果,亦非全然歸功於經濟因素。因此,評論中歐投資協定的意義,不能把它簡單看成是世界兩個主要經濟體之間的「投資」關係,而是要看它對歐洲地緣政治,以及對整個國際戰略格局的影響。
文:黃介正
從未服務公職的地產富商川普,自2016年擔任美國總統,其迥異於傳統認知的決策風格與行事作風,不但挑戰了全球政治與經濟秩序,也對幾乎早已定型化的美中台三組雙邊關係,造成四十餘年來未有的衝擊。
文‧趙春山 美國總統大選後,台美中三邊關係的主動權還是握在拜登的手裡。經過這場激烈的選戰,拜登的當務之急是處理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