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溢誠快評》非要一戰!只是政治盤算?
文:何溢誠
《遠見雜誌》於2021歲末年終之際日發布一篇「2022年最新民心動向調查」,其中一項各界矚目的兩岸關係議題「假設兩岸發生戰事」,國人保衛國家安全意向的情況發生巨大變化,不願意參戰的民眾從3個月前的35%急遽飆升至51.3%…
文:何溢誠
《遠見雜誌》於2021歲末年終之際日發布一篇「2022年最新民心動向調查」,其中一項各界矚目的兩岸關係議題「假設兩岸發生戰事」,國人保衛國家安全意向的情況發生巨大變化,不願意參戰的民眾從3個月前的35%急遽飆升至51.3%…
1218公投日倒數計時,四大公投案中有兩案與民進黨的能源政策息息相關,一是重啟核四,二是珍愛藻礁。藻礁公投與桃園大潭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建設密不可分,而能否提高天然氣發電佔比,關係到蔡英文上台後推動的能源轉型政策能否落實,但護藻礁議題廣獲年輕網路族群的支持…
繼續閱讀文:陳建維
若說政治人物託言神明又扯謊不實,現任行政院長蘇貞昌不就正是鼻祖,猶記得蘇曾在2010年於台北市保安宮慷慨激昂的表示:「我不會選第三次」。卻沒想到又在2018年再次參選新北市長,並以將近30萬票數的差距被侯友宜輾壓。
文:陳建維
2020蔡英文連任後,第一個國際貿易的重大政策就是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由於是行政命令不須經由國會同意,雖然民間頗具反彈聲浪,但為了完成其對美國的承諾,仍是執意進行。此次面對公投考驗,蔡政府不動的說詞一是萊豬為台美貿易談判重要議題,若反萊豬會失信於美國…
文:何溢誠
日前清華大學被扣以紅帽子遭教育部查水錶,清華大學校友總會亦慘遭連坐,起因是兩岸之前為了便利學術交流,大陸清大校友會在新竹清華大學租了一間辦公室,掛了一塊「清華海峽研究院」的牌子作為聯繫窗口,此舉不但徹查還受罰,佯稱國家大門和教育部門又遭滲透…
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Honduras)於本月28日將舉行總統大選,由於在野黨候選人秀瑪菈.卡斯楚(Xiomara Castro)的主要政見表態,若贏得選舉將「重新調整國家債務」,並與台灣斷交、與大陸建交,導致台宏雙邊建交滿80週年之際,傳出有「斷交」之虞。
繼續閱讀文:何溢誠
就現況看來以目前劍拔駑張的兩岸關係,民進黨政府還打著不惜一戰的算盤,拿著台灣人民寶貴身家性命來當作和、戰兩手策略的籌碼。蔡英文何時才能言行一致,謙卑的想想如何讓台灣更安全、人民更幸福、兩岸更和平、區域更穩定。
文:何溢誠
今年綠營民代連續遭罷免下台一鞠躬,隨著綠營議員王浩宇、小綠立委陳柏惟離開政壇,顯示地方民眾仍能有效利用手中選票來支持或下架這些所謂的民意代言人。明年縣市長選舉早已檯面化,各路人馬磨刀霍霍,考驗著各黨領導人智慧及用人標準…
文:何溢誠
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台灣的政治氛圍,國人並沒有實際感受到安居樂業,還在野時,每到大選前總是喊著「換人做看看!」,當家作主後卻是帶來兩岸處處危機,越來越是詭譎多變。俗云:「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寧可一日無戰,絕不能一日無備…
文:張凱鈞
討厭蔡英文,厭惡民進黨,痛恨蘇貞昌,就是今日台灣社會的集體氛圍,陳柏惟罷免通過,更是敲響蘇貞昌下台的喪鐘,人民可以用史上最高票支持蔡英文上台,更可以用選票讓民進黨重重的摔下台來,面對民意,所有政黨都該謙卑面對,才能對得起支持我們的民眾!